黄凯德担任南大驻校作家

黄凯德担任南大驻校作家 图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网》)

本地七十世代作家黄凯德,担任南洋理工大学本学期的华文驻校作家。

黄凯德善于诗、散文和小说多种文类,出版过散文集《跳死为止。》、诗集《修订版》以及小说/散文集《代志》。

他之前也一直是南大中文系讲师,2008年起担任创意写作课的指导老师,他开放好玩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books/local-authors/story20150113-434629

我的文学时代——与狮身人面像的永恒对话

“作家永远改变不了时代,但可以指出它的失落”——对于苏童而言,时代格局的大或小,本质的好与坏,皆不是一个作家应该耿耿于怀的。或许大小好坏并不存在,而每个时代都如一座矿山,作家的任务就是发觉其隐藏的珍奇异宝,梳理人与时代千丝万缕的纽带关系。这种对话是永恒的,因为时代书不尽写不完,而其面貌如狮身人面像般多变且无形。作家有时陷入时代的漩涡,有时则被时代架空,如徘徊的幽灵。无论如何,这种对话是孤独漫长的,是深刻且细腻的。这是文学的荒谬,亦是文学的神圣。

ST activity2

2014年11月15日,由周敏教授主持,南大中文系与华裔馆合办,苏童的讲座“我的文学时代”,吸引了约两百多名读者。大家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走进南大人文院大礼堂,走入一场与时代的对话中。苏童打开话匣子,便如一条蜿蜒的苏州小河逆流而上,将听众摇曳至他的文学源头。从1983年正式发表第一篇小说,到1979年一篇有头有尾的作品之诞生与退稿,苏童不断将自己的文学启蒙推前,推至1971年的一个夏夜,在此起彼落的杂音中,在红色恐怖的笼罩下。

ST activity3  ST activity4

化工厂的高音喇叭阻断了一则鬼故事,同时开启了对时代的记忆与思考。苏童的写作与鬼怪幽灵结缘,也与死亡和寂寞有关。从那场差点夺走他生命的疾病之隐喻,到那条生命力顽强的丑陋金鱼,苏童娓娓道来,将那些童年的碎片拼组镶嵌成他的文学版图。而这些经历皆是“十三不靠”的庞杂凌乱,但却巧妙地罗列成苏童的文学轨迹,一方面无比真实,一方面无比荒谬。而在浸泡于血腥里的60至70年代,苏童的天空依然是蓝的:没有恐怖,没有沉重;而是浪漫,甚至欢乐。这种与历史大叙事格格不入的经历,使他保有一份纯真,存有几许想象。

ST activity6

当与时代的对话告一段落,苏童与观众的交谈便随之开始。大家踊跃发言,在近一个小时的充裕时间下,依然无法让所有人提问。有幸发问的观众把握良机,而苏童则侃侃而谈。从电影的传播到对韩寒的看法,苏童细腻的答复亦是他演讲的延伸。最后,苏童为读者签名与合影,为时代的对话留下印记。

ST activity5

图/文:周昊

稿于:2014年11月15日

文章来源:华文文学创作暨驻校作家计划

陈宇昕:一起创作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10周年系庆那天,有一项喊标筹款的项目。学生当中有人本身从事标会主持工作,一上台就让现场充满浓浓的岛国乡情。柯思仁老师捐了一本高行健亲笔签名的《论创作》,最后被我标下来了。柯老师后来也在书上签了名,久违的同学们都说,十年后我再把书捐出来,那就真够意思了。

南大这几年变得厉害,世界排名节节上升。整个校园大兴土木,学子一批批毕业,教员也有变更。每次去都是不同风景,但中文系依旧亲切。

九年前因为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项当中,有一项说明可以写长篇小说当论文,激起许多年少的激动和向往。可惜入学后因为一些程序问题,这个选项最终不能实现,但大三那年开了创意写作课,让我在大学海绵期,好好地整理了自己对创作的想法,也浅尝了不同风格文类的创作方式,至今仍感觉受用。

就在一年半前,南大中文系开始了驻校作家计划,第一个学期请来了本地小说家英培安,然后是台湾小说家苏伟贞,接着是本地小说家谢裕民。这个学期又请到了中国小说家苏童,学生们真是有福了,系友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www.zaobao.com.sg/forum/opinion/story20140921-391494

双展辉映•三梦憧憬 ——“南大中文系十年庆暨国际驻校作家作品特展” 开幕欢迎茶会侧记

ST event12014年9月1日下午,在苏童老师口中这个位于北纬四度岛国上面积最大的高校校园里,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十年庆特展与国际驻校华文作家(苏童)作品展正好碰在一块举行,迸发出光芒闪烁的文学火花。

下午2时30分,受邀嘉宾和南大中文系师生们纷纷抵达南大中文图书馆。在济济一堂的来宾中,包括了第一任和第二任南大本地驻校华文作家英培安老师和谢裕民老师、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希尼尔先生、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代表李思慧小姐、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康格温老师、南大校友事务处主任孙敏炎先生等等。至于中文系老师,出席者包括柯思仁老师、郭淑云老师、游俊豪老师、魏月萍老师、张松建老师、许维贤老师、林静夏老师、方小平老师、崔峰老师等人。

待苏童老师、南大人文学院院长陈金樑教授、南大图书馆馆长蔡发翔先生和南大中文系主任衣若芬老师就座之后,茶会正式开始。首先是陈院长致欢迎辞,他强调南大中文系是南大人文学院的一个先驱学系,在南大的众多科系当中,中文系是唯一以中文传授知识的科系,而且这个系的师生也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他希望借着苏童老师的到来,中文系同学们能够抓紧机会,好好向苏童老师学习写作技巧。接着,蔡馆长在致辞时也向苏童老师表达热烈的欢迎之情。衣老师在致辞时则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次南大中文系的十年庆特展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绩汇报,如果要臻至“百年树人”的境界,中文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中文系至今已培养了数百位精通中文的人才,他们目前多数在新加坡国内外文教界任职,学以致用地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所长。

轮到苏童老师发言时,精神奕奕的他透露这是他第三次前来新加坡,一次是以金笔奖评审的身份前来出席金笔奖颁奖礼,一次是前来参加作家节。前两次来新加坡的感觉是“过客”,而这回则有“短暂居留”的感觉,因为他还申请了EP(“就业准证”)呢。

苏童老师觉得文学是有用的。由于大多数的人都被日常生活的无形枷锁所捆绑,而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主体,能够给人一种内心的力量,协助人们挣开世俗的绳索。苏童老师对文学的这种认知,相信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深有同感,深有体会。

此外,苏童老师也强调“写”的重要性。很多朋友喜欢欣赏文学作品,可是一旦落实到“写”的层面来,他们却视之为畏途,裹足不前。苏童老师认为,无论是写作小说、散文或者诗歌,都能够诱发人们对文学的感受力。唯有执笔写作小说,才可能真正感受、了解到小说的生发过程;反之,如果大家不敢跨出第一步执笔写作,那小说创作将永远仅限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无法得到进一步的体会。

对于担任南大国际驻校华文作家的期望,苏童老师坦言即便自己不相信作家是可以被培养的,然而,在潜意识里,他始终怀有三个层次的梦想。第一个层次的梦想是如果通过这次驻校作家计划的授课,能够在课堂上培养出日后的大作家来,这样他也会与有荣焉;第二个层次的梦想是即使无法培养出大作家,至少能够培养出高端、挑剔的读者群,那也能够逼迫、鞭策作家们写出好作品来;第三个层次的梦想是即便前两个梦想无法落实,至少他能够培养出以中文书写工作报告的人,因为他们日后在工作岗位上,可以比那些没有受过专业中文写作训练的人,写出更好的工作报告来。

下午3时15分,紧随着苏童老师在南大中文系驻校作家相簿和赠书上签名留念,嘉宾与中文系老师们拍照留念,欢迎茶会已经接近尾声。在享用茶点时,大家抓紧机会,与苏童老师进行文学上的交流,宾主谈笑风生,欢快的气氛把盛夏的暑热感觉一扫而空。

ST event2

文:张森林

稿于:2014年9月1日

文章来源:华文文学创作暨驻校作家计划

苏童:酒鬼也可能成为大作家

苏童:酒鬼也可能成为大作家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网》)

被誉为“最有魅力的说故事者”的中国著名小说家苏童本月26日抵新,成为南大华文文学创作暨驻校作家计划的第二位国际华文驻校作家。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畅谈自己对传授说故事艺术的看法,以及自己的创作理念。

苏童认为,什么人都有可能成为绝世大作家,哪怕是一个酒鬼也有这种潜能,问题是自己能否发现。

“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成为绝世的大作家,甚至是一个酒鬼。”

这是中国作家苏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做出的一个“理性”回答。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books/authors/story20140829-38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