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校教育在本地早已走入历史,华裔馆最近却设了个精致的“早期课本特藏”,专门展示本地和东南亚一带早期的华校课本。华裔馆馆长廖建裕教授希望以华裔馆现有的3000册教科书收藏为基础,逐渐建立起一个较全面、完整和丰富的华校课本收藏,可供专家学者研究。
他认为本地和东南亚早期的华文课本收藏,可以成为华裔馆藏书的一大特色,原因是要了解一个族群的文化,首先得认识其教育体质和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曾是华文教科书出版中心
廖教授指出,新加坡曾经是本区域华文教科书的出版中心,像商务印书馆、上海书局、世界书局、中华书局和南洋书局等,都出版过大量华文教科书,销售到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缅甸、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区域国家。那时候,新马还是一家。
廖教授也认为,一个不懂得尊重自身文化历史的族群,将很难成为优秀的族群。
今年10月底,在南大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和《联合早报》联合主办的“传承文化、作育英才:纪念陈六使逝世四十周年”座谈会上,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感叹今日的新加坡社会已失去昔日华校所推崇的“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
尚达曼认为,新加坡社会需要重燃当年先贤热心公益的精神,以及更广泛灌输回馈社会的价值观。
寻回先贤精神须从华校教科书中找答案
尚达曼的谈话,引发了热烈讨论,当中关系到华校教育及其价值观。廖建裕认为,在华校走入历史、华文水平下降、华校价值观逐渐流失的今天,想要了解和认识华校过去所传达和灌输的价值观,就必须回到过去的华校教科书中找答案。
他认为如果有大量教科书和课本可供学者和研究员研究,就能通过分析这些旧教材,了解过去的华人如何通过学校,把价值观灌输给年轻一代。大家也可了解华校和英校价值观有何不同。
廖教授指出,价值观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极其重要,也许我们可以从旧教科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华裔馆2003年3月曾主办“百年树人: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展”,展出1965年以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地的华文课本,回顾三地华文教育的发展轨迹。
廖建裕当时还未出任华裔馆馆长,当时的馆长是吴振强教授。那次展览缘起于2002年时,华裔馆曾收到印尼华裔学者温戴奎教授所捐赠的一批藏书,那是出版于1912年至1960年的印尼华校教科书,当中不少课本,还是在新加坡出版,再销往印尼各地。
华裔馆当时以这批赠书为主,再结合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商务印书馆、上海书局及一些私人收藏家所借出的旧课本,办了那一次难得的展览,让大家重新认识过去的华文教育,也唤起文教界对教科书的重视。
华裔馆在2005年出版《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把那次展览的部分珍贵资料,以及分析本地华校教育的文章结集成书。课本的功用在于弘扬科学、传承文明,也包含了价值观的传递。华校教育在本地固然走入了历史,通过华校旧课本,可以了解华校的精神面貌,以及华校的历史定位。
华裔馆将部分早期华校教科书扫描存档。
华裔馆新辟“早期课本特藏”一角,专门展示本地和东南亚一带早期的华校课本。华裔馆馆长廖建裕教授受访问时表示,希望更多人能捐出华文教科书,供专家学者研究。早期教科书有助找回华校历史定位长河书局老板林恩和非常赞同由华裔馆来设立华校教科书收藏,认为这和华裔馆专门研究华人文化遗产的宗旨相吻合。他也认为华裔馆会比民间更有人力财力来做好这件事。
林恩和表示他会帮忙联络马来西亚的朋友,看是否有人收藏早期教科书。他自己曾在华裔馆2003年那次的展览,捐了一些书、旧照片和旧文物,例如小学毕业文凭。
他指出,华校有自己的历史,如果能找到各种早期教科书,例如早期私塾所采用的啟蒙读物,辛亥革命后、本地新学堂所采用的教科书等,就能更好地厘清本地华校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找回华校在新加坡历史的定位。最早课本来自日本?
他说,有学者认为本地新学堂所采用的最早课本,可能不是来自中国而来自日本,这是因为新加坡更早是接触西方和东洋事物。当然这一切有待进一步考究,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则需要更多教科书实物。
《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一书中收录了本地学者和文史工作者对华文教育的部分研究,例如黄佟葆所撰写的《1900-1941年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发展》,叶钟铃的《福建会馆首倡新加坡华校小学会考纪实(1930-1933)》、崔贵强《从“中国化”到“马来亚化”——新加坡华文教科书的嬗变(1946-1965)》等。
本报读者李健才(78岁),手上就有一本收藏超过半个世纪的《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当中便有不少有关本地早期华校教育的珍贵史料。
这本由南洋书局在1950年出版的书籍,是由许甦吾所编著,作者当时曾用心收集各种资料,并在书中介绍了30多所华校的史略。
当时是华校发展高峰期,许甦吾在自序中说,1949年10月的统计显示,注册华校有310所,未注册华校减至39所,总共是349所,学生人数为7万3500人,但是到了1950年1月,注册华校的数目飙升到371所,学生人数达11万1400多人。 李健才一直收藏着这本书,他认为从中可了解先辈南来后创办学校和培育人才的可贵精神。收集华文教科书刻不容缓
华裔馆的“早期课本特藏”所展示的早期华文教科书,有不少来自印尼温戴奎教授的捐赠。本地知名历史学者王赓武教授也捐赠了《尺牍》(念dú)。
对现代读者来说,“尺牍”或许显得陌生,它指的是书信的写法,换句话说,这类课本教学生如何写书信。
早期的课本没有“科学”,有的是“自然”或“常识”,数学则称为“算术”,另外有“代数”,“几何”等。
廖建裕教授吁请收藏早期旧教科书的有识之士,把书捐给华裔馆。若想出售,也可联络华裔馆。廖教授说,遇到好的收藏,华裔馆可以想办法筹募经费来购买有关藏书。不想捐或卖,可考虑借给华裔馆扫描或复印,好让教科书收藏更完整齐全。
他表示收集华文教科书的工作已刻不容缓,拖得越久就越难收集齐全,更怕一些教科书会从此消失不见。
有意捐书者,可电邮华裔馆chc@ntu.edu.sg,或拨电67906177。
(资料来源:联合早报网http://luntan.zaobao.com/viewthread.php?tid=156206)